【所有過程都只是為了讓你更認識你自己】
我很喜歡《野雀之詩》這部電影,雖然電影上映的時候討論度沒有很高,但後來憑著女主角李亦捷奪下台北電影節影后與陳淑芳,也造成某些討論,這不是一個主流喜歡的商業片,《野雀之詩》的基調也透露著悶與沉重,就是這股沉重,讓我很有感。
這部電影一直用麻雀來象徵人生有些事是必然的輪迴,有些事就是周而復始無可避免。過去我在解星盤、甚至人類圖的時候,都有這樣的感覺:畢竟從你出生的那刻起,不管是星盤還是人類圖的輪軸,你的星星就是落在那個位置,星座度數也好、閘門也好,反正他就是某一顆星加成了某一個特質。
在這邊我要稍微賣一下知識:「不是兩個擁有同一條通道的人,對那條通道的特質都會有相同感受,有時因為開啟的行星不同,一個覺得幸運,另一個反倒覺得是災難」。
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,既然你的星星固定在那個特質,人不是應該簡單嗎?為什麼要花一生的時間來認識自己?
在這些星星裡,月亮跑得最快,每個月會繞一圈,然後其他不同的行星有不同速度。本來在你出生時定義的那些行星就有不同面向,在行運裡行星過境連結關係,就像是鏡子,照出你本質的某一個面向。有些行星經常過境產生連結,所以很多事、很多感受,每個月、每年、每幾年會重複一次。有些則一輩子就過境這麼一次,過了就過了。
但不管經歷幾次,我們也只不過是藉這些外鏡來認識到自己,比如說你生命中有沒有一些人,每次她出現總讓你感到安定?或者有些人你一靠近他,不見得你們發生過甚麼,但你就是感覺厭煩?可是這一切,真的是外在的人事造成的變化嗎?
說的很複雜,其實這就是能量場的制約,每一次能量場的制約牽引,都是讓你認識到自己不同面向的機會,所以我在想:是不是好好看懂自己,就不會被外在的人事牽著走了呢?是不是就不再為同樣的原因受困?是不是人生可以不必一直跌在同一個錯誤?
文字/路希恩